全国
院校查询--教育路上

栏目导航

首页 > 吉林本科院校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完善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省 吉林市

本科院校教委公办

学校概况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提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怎么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地址,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本科院校,所在省市:吉林省 吉林市 ,学校地址: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翰林路77号 , ,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隶属部门:
教委
学校类型:
本科院校
所在省市:
吉林省 吉林市
详细地址:
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翰林路77号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简介,学校概况

提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怎么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地址,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本科院校,所在省市:吉林省 吉林市 ,学校地址: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翰林路77号 ,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院校简介
院校类型:本科院校[普通本科]农林类 类型:农业 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
院校隶属:吉林省教育厅
院校所在地:吉林省 吉林市
通讯地址: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翰林路77号
学生人数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1283人

发展历史

    1907年清朝末期,在吉林的东局子成立了“农学堂”;
    1937年将农学堂改为“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校址迁往吉林的八百垅。国民党占领吉林后,与白山的斋斋农林学校合并,该名为“吉林省立农科职业学校”;
    1948年5月8日,学校迁往吉林九站农业实验场,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农业学校”;
    1949年冬,学校由九站迁至吉林市江南,改名为“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解放后第一批学生分设农业、畜产兽医、农田水利科,修业期限四年。在校243人,并有47人毕业。
    1950年增设了林业专修科,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城市疏散人口,学校暂时迁到吉林省桦甸县朝阳沟;
    1951年人民政府拨款,50亿(当时货币),在吉林市郊区建立新校舍,年底校舍建成后迁回新校址;
    1951年12月,将“吉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学校改制为中等专业学校。8月,林学专业合并到吉林省林业学校;
    1953年,将“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改为“吉林省农业学校”;
    1954年水利专业合并到沈阳东北水利学校,随迁教师17名,学生78名;
    1957年2月,通化农校并入吉林省农业学校,随迁学生322人个部分教师,在校生达到2402人,教职工400人,其中教师190人;
    1958年,增设“兽医专业”大专班并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班500人,在校学生达3079人,教职工增加到654人;
    1959年学校增设了水产、农业气象专业,由农、畜两个专业抽出5个班学生,成立了特产系,兽医专业大专班并到军委兽医大学;
    1961年,水产专业并入吉林省大赉水产学校;
    1962年特产系迁到左家特产学院;
    1963年,增设会统专业。成立了函授部,面向全省招生;
    1964年,增设了农电专业,长春电力技工学校两个农电班并入我校,招收“社来社去”班13个;
    1966年初,学校与吉林省九站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实行以所办学,改名为“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设立农学系;6月,文革兴起,学校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停止招生,教学和科研活动被迫停止;
    1971年恢复招生,招收“社来社去”学生280人,学制一年;
    1972年,撤消吉林省九站农业劳动大学,改名为“吉林省农业学校”
    1975年,在“左倾”路线严重影响下,向“朝农”学习,面向基层,开门办学。在校学生850人,教职工295人。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教育走向正规,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秩序的好转;
    1981年,学校增设了农学、牧医、农经、园艺、植保、蚕桑等六个专业;
    1983年,学校分别被吉林省政府和中共吉林市委命名为“吉林省先进单位”和“文明学校”;
    1985年,在校学生数达到946人,教职工401人;
    1987年,增设了土地利用与管理专业,并当年招收42名学生。3月,学校与双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进行横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科技扶贫,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协议。4月,召开了首次科研总结表彰大会,何维春同志研制的治疗火鸡黑头病“特效抗滴灵”,经省畜牧局主持的成果鉴定会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1989年,增设经济植物、园林绿化、会计统计、乡镇企业管理、农副产品加工和动物饲养与加工6个新专业。截止年底,学校共开设了12个专业,28个班,在校学生1063人,在校教职工363人;
    1990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学校被省政府授予“育人兴农,功绩显著”大型牌匾一块和奖金20万元。被省政府评为“科教兴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奖金7万元;学校抽调23名教师、187名学生,组成了3个科技承包团和3个服务小分队,分赴双辽、通榆和国营双辽种羊场、吉林郊区开展科教兴农,农学专业师生在两县一场承包开发水田22万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万斤以上,创造纯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
    1991年,在农业部办学水平评估检查验收工作中,被评为A级一等学校;被国家教委、人事部、国家计委等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教委授予“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科教兴农于“两县一区”42个乡镇,146个村屯,共创造经济效益46万余元;
    1992年,国家教委开展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活动,吉林省内共参评17所学校,我校被评为“合格学校”和“优秀学校”。经国家教委的统一评估认定,学校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1992年,从农村实际出发,开办专门培养“以科技副村长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青年农民不包分配班”,共招收农学、牧医两个班70人,受到农民欢迎和好评;
    1994年12月,日本神内良一援助项目在东京签订,确定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在吉林省农业学校建立;
    1995年,在农业部和吉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由日本企业家神内良一先生投资2。45亿日元(合人民币1960万元)的“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开始修建,4月9日破土动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包括中心主楼一幢、现代化猪舍五栋、现代化温室13栋,大型晾晒场一个、农机修配中心一座的基建任务,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10月2日举行了“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落成典礼”;
    1996年7月7日,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在农业厅李学勤副厅长、省农科院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我校视察“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并作了重要指示。
    1996年招收了“内地西藏班”,9月19日,专门为本班举行了开学典礼。
    1997年,日本农业事业团神内良一先生、守屋淳先生在农业部洪绂曾副部长、吉林省政府商逢文副省长、吉林市政府战月昌市长及省市各厅、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校检查“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运行情况;10月28日,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副省长杨庆才等省市领导视察我校吉林省首届村级班干部培训班办学情况。3月,神内吉林农业技术研修中心第一期培训班开学。
    1998年,科研立项32项,主要有农业部科教司“九?五”重点课题1项、省科委科研立项4项。省农业厅立项2项、美国先锋公司科研立项1项;
    1999年在校生达3197人,教职工328人;
    2000年由原中专学校改制为高职院校,,经教育厅批准并入北华大学,组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保留“吉林省农业学校”校名,人、财、物相对独立;
    2001年,经教育厅批准,正式并入北华大学,定名为“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7月13日正式举行揭牌仪式。
    2002年,学院分别设置五年高职9个专业,三年制大专6个专业,在校生为2507名;
    2003年,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吉函(2003)85号文件精神,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实体合并升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院校简介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前身为内蒙古科技专修学院。学院是自治区首批“民办示范高校”、“民办教育十强”单位,多次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办学单位”。学院位于首府机场路4。5公里路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各类教学设施齐全、先进,设有多媒体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码钢琴室、舞蹈排练厅、演播室、琴房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学院设有外语系、电子信息系、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工程系、艺术系、成人教育部、留学生部等教学机构。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自考等多种学历教育,开设20多个专业,现有在校生两千多人。
    办学优势
   1、创造条件吸纳人才。学院不仅拥有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稳定师资队伍,还充分利用首府高校师资优势,高薪聘请副教授以上名师承担主干课程,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指导学生钻研专业技术。
   2、专业设置科学。利用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的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坚持就业带动招生、教学服务就业的办学方针,根据合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求定单设置专业走向,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力争毕业生优质就业率达80%以上。利用多年积累的、善于抢占市场先机的、专业建设经验,充分调查研讨远期人才市场,设置前卫专业,让学生提前储备社会需求的紧缺知识,有备无患、蓄势待发。
   3、吸取欧洲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设计课题,让学生多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利用首府先进大型企业迅速崛起的优势,先后与蒙牛、伊利、汉鼎光电、内蒙古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惠丰药业、天泽龙泰及北京、天津、内蒙古各大旅游公司和饭店签署就业协议,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也与多家企业、公司达成学生带薪实习意向,为学生尽早涉足企业,捷足先登铺垫就业途径。
   4、开通信息渠道,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用智慧点化财富的时代,学院不仅开通了区内外各种网络系统,还组合了学院1/3的力量,由院长带头全力沟通和开辟学生就业途径,希望通过成功的就业信誉开拓良好的招生市场,急家长所急,想学生所想是我们办学的方向。
   5、开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育。除学历教育外,学院还与劳动部门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及自治区级职业技能鉴定站、普通话鉴定站、教育部计算机实训基地等让学生掌握多种社会需求生存技能,毕业生除毕业证以外,至少持2种以上国家认可的有效证书参与社会竞争。(例如:国家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驾驶证、劳动部职业技能证书、企业实习证书等)。



评论发表
  • 游客评价
  • 2022-11-30 13:17
小凯得学校,教育质量肯定很好,环境也很好
  • 游客评价
  • 2022-12-27 09:22
学校的老师继续加油!
  • 游客评价
  • 2022-12-27 09:23
学校的教学质量没有去亲身体验过的不好说,但我还是收集下大家的看法
  • 游客评价
  • 2022-11-30 13:23
中华传统的表现,实验班是我梦想的起源地,我的梦!
  • 游客评价
  • 2022-12-27 09:20
选个好学校挺费时间,不过有点评可以看,到是帮助了我们很多哦
同城学校 同类学校 最新加入
相关专题 更多
我也来对学校发表评价关闭
评分:
0
提交
填写需要向学校咨询的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推送到学校留言区域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学校免费发布信息关闭
如有图片请发邮件到:edu63@foxmail.com,审核后显示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完善补充本文信息关闭
非常感谢您帮助完善补充本文信息


 换一张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