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院校查询--教育路上

栏目导航

首页 > 湖北本科院校 >武汉本科院校 >湖北大学
完善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院校教委公办

院校新闻

湖北大学

提供湖北大学怎么样,湖北大学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湖北大学地址,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本科院校,所在省市:湖北省 武汉市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 ,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隶属部门:
教委
学校类型:
本科院校
所在省市:
湖北省 武汉市
详细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重点学科介绍

浏览:1173 次
提供湖北大学怎么样,湖北大学录取分数线,招生电话,湖北大学地址,招生简章,学费收费,是几本,简介,好专业,教务处电话等相关信息!隶属部门:教委,学校类型:本科院校,所在省市:湖北省 武汉市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如果需要咨询电话等其他信息敬请留意下方内容。

                                  省级重点学科

专门史(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是“八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名。该学科坚持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积极服务于湖北经济文化建设,在整体文化史研究、近代文化转型研究、湖北区域文化研究、电视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企业文化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已成为国内文化史研究的重镇,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其代表性成果《中华文化史》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一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代表了当前文化史研究的前沿水平。《中国社会史论》被专家评价为“是一部继往开来的跨世纪的著作”,《光明日报》社为其出版专门举办了座谈会,《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也发表了有关信息。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八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学科共有教师31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9名,讲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14名。该学科在高分子材料研究、聚合物试剂及其应用研究、应用有机化学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化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在聚合物试剂和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和聚合物乳液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在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该学科承担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在深入进行各专业方向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其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精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领域成功地开发出WHP03自交联型粘合剂,WH-904丙烯酸酯阻燃灌封胶,DK-880系列低温胶,DK-883印花胶,高速卷烟胶、净水剂、纺织染料、高强度多功能鞋用胶粘剂等产品,通过技术转让,搞活并扶持了一些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学
    生态学是“八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现有人员2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55岁以上的1人,46-55岁3人,36-45岁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6-55岁3人,36-45岁3人,36岁以下2人。该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动物 生态、植物生态、环境生态、区域生态及数学生态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先后 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省计委省农业区划委农业资源区划成果 一等奖及二等奖、省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部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其在蜘蛛生态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学科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渗透、联合的优势,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应用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湖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政府的决策咨询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八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7人,另有1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0岁以上的教师5人,40-50岁的教师6人,40岁以下的教师3人;担任博士生导师者1人,被评聘为校内特聘教授者3人,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1人,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人。该学科在唐宋诗词、先秦汉魏南北朝文学、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及辞赋学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湖北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曾获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该学科拥有丰富的人才优势,为国家文科基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现有的学术队伍人员年龄较轻,大多数成员在40岁以下,其中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人,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年龄在36-45之间有4人、45-55岁之间有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5岁以下1人、36-45岁之间有10人、45-55岁之间有4人。该学科在研究方向上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自1991年以来,该学科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级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近几年来,该学科人员共出版专著6部,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7篇、国内核心期刊34篇,通过省级鉴定成果8项,其中4项在国内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累计新增产值近亿元,为我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是“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现包括微分几何与数学物理、另形与小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分析及其应用、代数学5个主要研究方向。该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博士与博士后10人,在职博士生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111”人才工程的1人,国家及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人,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二、三梯队学术带头人5人。该学科自建立以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优势,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在代数学、几何学、函数论、分形与小波、概率统计与微分方程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获得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八五”以来,基础数学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含合作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基金项目1项,“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1项,省教委重点资助项目多项,省科委基金项目7项,武汉市“晨光”基金项目2项,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50篇,其中发表在国际权威数学杂志和全国性学术刊物上的高质量论文被SIC收录10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撰写出版书籍10多部。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励。

    材料学(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学科是“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结合我省高分子材料工业的特点,选定了精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金、聚合物乳液三个主攻研究方向,并将精细高分子材料放在重要地位。该学科现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工程师、助理研究员8人,助教和助工4人。“八五”期间,该学科在3个不同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4本,鉴定转让成果12项,有10项成果17次获得国家、省、市奖励。一大批新的精细高分子材料如多种胶粘剂、柔软剂、防水剂、净水剂通过鉴定、转让,部分 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聚合物乳液研究成果为国际、国内同行所瞩目,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该学科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是中南地区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于权的单位。

    世界经济
    该学科是“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在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与投资4个研究方向有一定实力且相对稳定。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6人,副教授17人,讲师15人,教师4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名,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他们既教书又育人,成果颇丰;出版各类著作、译著、教材共50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2项。目前该学科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衡建模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王少平6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外该学科点还与美国曼菲斯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世界银行、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国内外教研机构建立了固定的协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九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已形成了马恩列斯思 想与实践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明确而相对稳定的 研究方向。该学科共有教师39多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学科带头人俞良早教授多 年来从事列宁理论与实践研究。该学科承担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研究“九五”规划的重点课题4项。该学科获 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等多次。近年来,共出版专著、著作、论文集和高校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摘要。此外,该学科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同时该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关人员有目的、经常性地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多次出席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

    材料物理与化学
    该学科是“十五”省级重点学科。具有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及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经历。现有成员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博士毕业生7人,硕士毕业生8人。该学科在硅酸盐材料与化学、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功能陶瓷薄膜、凝聚态理论4个稳定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该学科硅酸盐材料与化学中新型、特种水泥,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绿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特种混凝土材料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铁电压电材料中大功率压电陶瓷材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压电超声马达、压电变压器系列高压电源等方面取得了国内外领先或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功能陶瓷薄膜中金属醇盐原料的制备、KTN、PT、BT铁电薄膜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材料物理中孤子理论研究已进入国际研究前沿水平。该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国内外发明专利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有1篇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学科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是“十五”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 师5人,博士毕业生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该学科在随机分析及其应 用、分形几何、小波分析及其应用、优化与控制、代数密码、微分方程及其在金融、生物中 的应用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随机分析、分形几 何、微分方程与算子半群等方向在同类学科中有一定的影响,有其特色。在大偏差、分形、 算子半群等方面有出色成果。在金融数学研究方面亦有一定基础。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被SCI:、ISTP收录论文10篇。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我校“十五”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 教授5人,讲师1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获省、市政府专项津贴3人,省 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该学科起步早,基础好,已形成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合金、聚合反 应与聚合方法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轿车转动轴“EP/DM/PP ”热塑性弹性的应用开发、聚合物乳液合成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显著特色,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人才基金,省基金、省市攻关课题10余项,省内外企业委托实践课题3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级大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

    遗传学
    遗传学是“十五”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学科成员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博士毕业生2人。经过多年发展,该学科已经形成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在国内外居先进水平,水稻新品种选育居于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果蝇细胞及分子遗传研究居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九五”攻关项目、国际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省重大攻关项目1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十五”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博士毕业生4人,硕士毕业生10人。该学科在尔雅研究及辞书编纂、湖北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典籍文化诸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同类大专院校中处在领先地位,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全国高校古委会大、中型古籍整理规划、研究项目10余项,整理出版了《尔雅诂林》、《汉语大字典》、《汉语成语大字典》等重大文献著作,开创性地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北魏佚书考》、《注释学纲要》、《词典学论文集》、《中国古籍书名考释》等。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国家古籍整理简报等二十余家报刊对该学科的建设及其成果有介绍和评论。省内几家电视台、广播台多次宣传报道过本学科的研究工作者。
   
    伦理学
    伦理学是“十五”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毕业 生9人,硕士毕业生3人。该学科在理论伦理学、经济伦理学、文艺理论学诸方向有显著特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其中西方价值理论和西方价值观念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外亦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社科基金2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价值论与伦理学丛刊》等专著20余部,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校级重点学科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现有成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博 士毕业生3人。该学科在量子引力理论研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国际上处于先进的地位,目前在对协变量子引力系统研究基础上,着手开展非微拢正则量子引力理论的研究。该理论是90年代新提出,被国外权威认为是目前最有希望解决引力量子化,并在国外被广泛重视的热门课题,在该领域,该学科点是国内首家发表成果的单位。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我校校级重点学科。现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6人。该学科以中国经济史、隋唐史和先秦史的研究见长。中国经济史、两宋经济史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经济史学界、宋史学界和海外汉学界具有很高知名度;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先秦史、秦汉史以及楚史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是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2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博士毕业生2人。配位应用化学方向的多酸化学及稀土荧光配合物,环境分析与监测方向的应用环境化学监测,应用大分子化学方向的大分子材料的剪裁加工及结构、形态与性能研究是本学科的特色。尤其是杂多酸催化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环境化学及阻燃材料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其中功能性有机一多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均具有先进水平。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是我校校级重点学科,现有学科成员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6人。该学科在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及企业管理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研究成果。其市场营销研究处于国内先进地位,计算机安全与信息安全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已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无论年龄层次还是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该学科专业主要有汉语史、文字训诂研究、古今汉语语法比较三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的带头人均学有所成,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学术视野较为开阔,治学比较严谨,善于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近年来该学科出版的《近代汉语句法史稿》、《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尔雅诂林》等学术著作以及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文建设》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涉及汉语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等领域,许多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目前该学科的研究已跻身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在职攻读博士者1人。其中校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教委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该学科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二十世纪湖北文学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学术界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现当代湖北文学研究是该学科传统优势项目,近年已编辑出版《湖北作家论丛》7辑;又选取有代表性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湖北当代作家作为研究个案,2000年推出《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第1辑共7册,这套丛书在湖北以至全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另外刘川鄂教授的《小市民 名作家--池莉论》(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01-2002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池莉热”反思》获第8届文艺争鸣奖)、蔚蓝的《血脉 父辈 英雄--邓一光论》(湖北省屈原文学奖)、聂运伟的《最后守望者--陈应松论》、程世洲的《血脉在乡村一侧--刘醒龙论》等也都反响强烈。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的基础上,强调队伍成员知识结构,不断调整、健全并发展队伍成员的知识结构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科特色性建设。针对目前行政管理研究重定性轻定量的弱点,积极地在定量研究上下功夫,并强化过程分析与生态分析方法对行政行为的微观分析,结合机构改革,加大横向研究范围与力度,深入基层,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9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硕士生导师4人;平均年龄37岁。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均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着长期独立的科研经验和实力,在各自研究领域中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近五年中,该学科取得科研成果约300项。其中学术专著4部,统编教材15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280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或被著名刊物转载、引用、述评的有130多篇(部),其中获奖项目8项(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厅局级2项)。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讲师6人,有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8人。该学科现设产业组织理论与经济增长、产业政策与企业制度、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三个方向,近几年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课题项目20多项,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7部及教材10余部。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较高。该学科现有语言与文化研究、翻译研究、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四个方向。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均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独立的科研经验和实力。学术队伍总体科研水平高,综合实力强。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现有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3个方向。该学科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8年来共招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60人,授予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25人,其中10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绝大部分在高校工作,一部分人从事教育理论教学,一部分人从事教务处和研究生处的管理工作。本学科在冷余生同志主持下,曾以大学教学论为特色,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分析与集成
   
系统分析与集成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 ,现有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知识工程三个研究方向。多年来,该学科教师在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方向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承接了很多省级和横向研究项目。如基于网络的MIS系统(共七项总经费约250万元,其中超过20万的项目五项)和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智能CAI的研究与开发(3万元),这些项目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经过逐年的发展,该学科已形成了四个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铁电压电材料与器材、薄膜电子学、电子材料与器材、固体电子学。近3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各类项目20余项,分别在J。。Mater。。Scie。。Lett、Ferroelectrics、科学通报、无机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Applied optics、光学学报、力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50多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本学科专业现有的学术队伍人员年龄比较年轻,大多数成员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多数成员主持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该学科设2个主要研究方向:药物质量标准与药效学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研究。近3年来,该学科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地方项目(包括省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晨光计划等项目)13项、企事业委托项目6项、学校基金等项目8项,年均科研经费70万元,项目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类别。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1999年规划为“旅游规划”与“城市与区域经济”两个方向,2001年合院后发展成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土地经济与管理”、“GIS应用”四个方向。四个方向中,旅游规划方向争取到可观数量的横向课题,土地经济与管理则争取到了国家基金及其他纵向课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题较少的其他方向也通过与其他单位合作做课题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因此,各个方向的导师与研究生都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有一些专著问世。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我校体育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学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基本功扎实、学风严谨朴实的专业研究队伍,现有专职教研人员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8人,讲师6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该学科现有硕士导师11人。主要研究方向有:运动训练(武术、篮球、田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渗透体育学、教育学、生物医学和社会学等,对推进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食品贮运与营销专业:
。食品贮运与营销[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从事食品贮藏、生产、质量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后适合于从事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食品贮藏与保鲜、食品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包装学、商品学、国内外贸易实务、企业管理等。……


工程造价专业专业:
同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建筑工程领域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设计院、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预算、审计监督等工作;也可在建筑行业的管理部门、监理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工程造价管理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能够在数学、计算机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等工作,)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掌握信息与计算数学的基础知识,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我院是国内较早招收培养该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之一,国家将数学大类中的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信息科学两个专业合并,——江苏省品牌专业 (1998年,改称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本专业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数学分析,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主要课程: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业去向:主要在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湖北大学分数线 湖北大学招生简章
上一篇·湖北大学 重点实验室概况介绍
下一篇·湖北大学 可授予学位学位授予条件
评论发表
  • 冉亚其评价
  • 2016-06-23 21:01
我今年考了526.还有10民族分,如果我把湖北大学填在地方专项,被录的机会大吗?
  • 郭海欣评价
  • 2015-06-24 11:34
今年考了517分,被该校录取的机率多大
  • 游客评价
  • 2022-12-16 14:39
请问小凯是谁
  • 游客评价
  • 2022-12-10 14:04
学校不能盲目跟从,选个适合自身的学校很重要
  • 游客评价
  • 2022-12-10 14:05
这个学校看起来貌似还不错,有机会去瞧瞧
同城学校 同类学校 最新加入
相关专题 更多
我也来对学校发表评价关闭
评分:
0
提交
填写需要向学校咨询的信息关闭
我们审核后推送到学校留言区域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学校免费发布信息关闭
如有图片请发邮件到:edu63@foxmail.com,审核后显示

 换一张

确认提交
完善补充本文信息关闭
非常感谢您帮助完善补充本文信息


 换一张

确认提交